月子藥膳調理秘訣
- 1. 選用新鮮食材。
- 2. 食用適量的魚、肉、蛋、豆類,補充蛋白質、鈣質及鐵質。
- 3. 攝取適量榖類、蔬菜、水果,補充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膳食纖維。
- 4. 月子湯底加入肉類、蔬菜一起烹調,可讓食材中的營養元素溶入湯中。湯中的全水解營養成分、電解質濃度與我們的體液相近,很容易被腸胃吸收,可以快速補充營養、恢復體力。
- 5. 補鐵的葷食材料盡量於早、午餐食用完畢,避免因不易消化而影響晚間睡眠品質。
三階段調理重點
第一階段調理重點:代謝
由於分娩消耗大量體力,千萬不要急於進補,否則會弄巧成拙,反而造成負擔,越補產婦越感疲累。又因剛生產完畢身體尚未完全恢復,食材的選擇著重質地細嫩、容易消化吸收,烹調儘量軟爛,避免造成腸胃負擔。
營養元素補充之方向:鐵質及促進新陳代謝專家建議,自懷孕第三期至分娩後兩個月內,每日鐵質應攝取45mg,是一般成年女性的3至4倍。含鐵食材的新陳代謝快,可促進腸胃消化,幫助養份吸收。
禽畜肝臟、紅肉類如牛肉或鴨肉、牡蠣、文蛤、黑糖、紅莧菜、皇帝豆、芹菜、茼蒿、紅鳳菜、玉米筍。
促進新陳代謝食材:老薑、辣椒、米酒水、紅棗、紅豆、薏仁、山藥、蓮子、地瓜。
第二階段調理重點:修復
經過10天的代謝及調補後,體能全面復元,進入第二階段的飲食調理。以鈣質與膠質為主要補充方向,而母乳的哺餵,經過產後5至10天的適應及磨合,此時乳腺也確定暢通,所以第二階段的另一個飲食調理重點即是母乳的質和量。
營養元素補充之方向:鈣質及膠質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,有助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,能夠幫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,助於肌肉與心臟正常收縮及神經感應性,是第二階段的重要營養素。
膠原蛋白是保持皮膚與骨骼彈性靈活的關鍵,更是母乳濃稠的元素之一。要如何才能增加身體所需的膠原蛋白呢?其實只要在食物中多樣而均衡地攝取蛋白質,並穩定攝取合成膠原蛋白所需的維生素C與鐵質,才有助於體內膠原蛋白喔。
小魚乾、各種禽、畜、大型魚之骨頭湯、乳酪、酸奶、黃豆及黃豆製品、眉豆、板栗、秋葵、芥藍菜、芹菜、九層塔。
補充膠質食材:各種禽、畜、魚之肉與皮、蹄筋、軟骨、海參、白木耳、黑木耳、珊瑚草、海茸。
第三階段調理重點:滋補
歷經前段的代謝與修復,產婦此時身體機能大致復元。修養生息至此,方能吸收較滋補的食物,於是可以開始進食大補元氣之湯方。而此階段則應特選適合產婦體質的優質蛋白質、高維生素E、B群含量的食材來相互搭配。如此方能於月子調養的最後階段讓產婦達到達到最重要的滋補效益。
營養元素補充之方向: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E、B群食物中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越接近、被人體吸收程度越好的,是較優良的蛋白質來源。以這兩項標準來看,蛋是最佳蛋白質來源,肉類則以魚肉最佳,依次是白肉(如雞肉)、紅肉(如牛肉)。植物性蛋白質則含藏於豆類、穀類、蔬菜、種子等食物中。
維生素是維持健康必備的營養素,雖然不是熱量來源,但卻是體內生理機能的必要元素。維生素B群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,有助於皮膚、心臟極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。而維生素E對於減少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有幫助,具抗氧化的作用,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。
蛋、魚、雞肉、豬肉、牛肉、豆類、穀類。
補充維生素B群食材:禽畜的肝、腎、心及瘦肉、魚類、貝類、小麥胚芽、黃豆及黃豆製品、全穀麥、堅果。
補充維生素E食材:以天然植物油脂為首,如芝麻油、花生油、小麥胚芽油、葵花子油等;以及堅果、五穀雜糧、深綠色蔬菜等。